保利国际:筑起大湾区“海上天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利集团始终秉持“保国利民 追求卓越”初心使命,在通讯技术、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工艺创新等领域不断发力,打造出一大批领跑全球的重大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保利集团推出【大国利器】专栏,回顾保利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突破与成果,分享宝贵奋斗经验,展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
从万米高空俯瞰夜幕下的珠江口,一条脊背闪光的“海上巨龙”盘亘海上,这是连接珠江两岸的深中通道。开通首月,深中通道车流总量就超过300万车次,平均每天10万车次,其中客车占比约93%。“早上在深圳喝茶,中午去中山吃烤乳鸽,晚上再到江门吃深井烧鹅……”,社交媒体上,各式各样的打卡全攻略,道出这条海上“天路”的无限活力。
世界最大的“定海神针”到底牛在哪?
如果把卫星地图不断拉大,会看到深中大桥两端各有一个大圆盘。这些圆盘就是深中大桥的东西锚碇。他们就像两只大手,牢牢地拉起了大桥近20万吨的重量,是整个深中通道关键中的关键,更是伫立伶仃洋中的“定海神针”。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航程密集,相比东锚碇,西锚碇的建设之路充满挑战。保利国际下属保利长大就是这项艰巨任务的解题人。“伶仃洋上风大浪急,传统陆域锚碇施工方案没有了用武之地,我们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保利长大深中通道项目总工回忆道。当时,为了拿出一个施工方案,团队在半年内开了40次专题会,分析论证上百次,最终首创提出“水上地基处理+土工管袋围堰+吹砂填筑+陆上地基处理”的全新方案,填补了桥梁界海中大型锚碇筑岛施工的技术空白。
有了建设方案,保利长大开启了与海相伴的“死磕”模式。2018年12月,建立起世界上首个柔性锚碇人工岛,为后续五年锚碇施工打下基础;2021年2月,实现15天完成4.5万立方米混凝土,创下连续浇筑国内纪录;2022年11月,历经5次台风和持续高温影响,完成西锚碇钢箱梁顶推施工……历时五年,这座重达100万吨的世界最大海中锚碇最终成型。
世界最难走的路为什么走通了?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保利人在建设西锚碇中实现了,但深中通道的施工过程,处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地处强台风频发区,每年风速超过6级的时间超过200天,桥梁主体怎么“抗造”?保利长大建设团队采用超高强度2060兆帕钢丝,实现世界最高悬索桥抗风检验风速,可抵御17级台风。
海上高盐高温、气候多变,如何保证桥面耐久性、舒适度?保利长大建设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环氧富锌漆智能喷涂系统等三大系统,搭建动态视频、北斗定位等信息化平台,开创了全环节机械化、智能化施工的先河,累计铺装面积近38万平方米,打造百年品质工程。
关关难过关关过。在承建深中通道的过程中,保利长大开展施工技术、工程材料、重大装备与系统等多项技术攻关,开展课题20个,投入研发费用1.46亿元,历经2500多个日夜,克服高温、高湿、高盐、强台风频发等恶劣环境下的施工难题,实现在海上架天路、在海底筑长城的全部工程任务。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保利出列!
“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成立70年来,实干是保利长大的本色。修建虎门大桥,创造了中国大跨径桥梁建设施工设计规范和标准;承建港珠澳大桥,打造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承揽北京大兴机场相关标段项目,塑造世界级航空枢纽标杆……此外,保利人还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在毛里塔尼亚、尼泊尔、柬埔寨、刚果(金)等海外市场承建项目,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助力交通强国事业的加速奔跑中,科技创新是关键。近年来,保利长大累计获得各类国家级荣誉、标准、专利超过300项,两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了有效平台。
“破浪何须说惶恐,望洋不复叹零丁”,时间将会慢慢讲述深中通道背后的“超级故事”,而保利人的眼眸,落在下一个星辰大海。